--記玉溪市江川區畜牧水產站站長 張四春
張四春是云南省玉溪市水產界的知名專家,在當地群眾眼里,他是個兢兢業業的老黃牛;在領導眼中,他是一個干事情的行家,只要把事情交到他手里就放心了;在當地水產養殖戶心里,他更是個可親可敬的老大哥,養殖上遇到問題,找到他就找到了主心骨;在同行眼里,他是個接地氣的一線水產研究與應用專家。
自2005年擔任原云南省江川縣水產技術推廣站站長以來,張四春把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一分為二,一部分用于土著魚種繁育和保護方面,另一大半則花在水產養殖戶身上,通過微信群、農業信息網等,推送土著魚類養殖技術,引導示范可控污智能化養殖技術,通過江川土著魚類公共品牌創建,提高市場競爭力。其全心全意的服務,在推廣土著魚類創新集成技術、提供苗種和推動玉溪市水產養殖業發展方面成績卓著,因其巨大的貢獻他先后獲得51項榮譽。
33年來,他長期投身基層農技推廣服務事業,利用養殖戶比較容易接受的微信群、現場指導等,為養殖戶提供優質服務,深受基層養殖戶的歡迎和愛戴。他還先后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科技論文33篇,編著和參與編寫出版圖書共4冊。近年來,他在江川區水產技術推廣站舉辦培訓班8期,培訓670人次,現場觀摩培訓10批次,參訓800人次,池塘邊的現場指導1260次。
去年他在江川區推廣“工廠化”養魚模式——即池塘內循環流水養殖模式,是全省發展現代漁業進行的大膽嘗試和試點,其綠色環保的養殖模式對玉溪市“三湖”保護具有重大價值。實現水產養殖智能化,隨時監測主要養殖水質指標、斷電預警、自動投喂等。同時,經過他多年推廣,池塘、壩塘增氧技術及光合細菌等微生物制劑在江川區水產養殖中已實現常態化應用。多年來,張四春主持編制了土著魚類養殖玉溪市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7項,通過推廣應用不斷推動江川區乃至玉溪市的漁業產業提質增效,為農民增收奠定了堅實基礎。
近年來,隨著環境污染加劇和湖泊生態惡化,江川區大量土著魚類相繼步入瀕危魚類行列,走向消亡。張四春看在眼里,急在心中。為拯救瀕危大頭鯉,自2002年春季起,他們培育大頭鯉魚苗,通過人工增殖放流進入星云湖。張四春作為大頭鯉原種恢復項目的組織者和主要參與人,負責原種站工作21年,取得了累累成果。還注重強化江川區漁業公共品牌創建工作,原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成功注冊“江川大頭魚”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江川大頭魚”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已進入技術審查階段。為大頭鯉開拓市場,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奠定了基礎。
其實,被他們搶救回來的瀕危魚類不只是大頭鯉,這些年來,通過他們的努力,星云白魚以及撫仙湖所特有云南倒刺鲃、撫仙四須鲃、花鱸鯉、杞麓鯉和撫仙金線鲃等土著魚類,通過人工馴養、人工繁殖和人工養殖成功,種群數量不斷擴大,高原水鄉的土著魚類又重新活躍在撫仙湖和星云湖中。
2009年以來,土著魚類增殖放流力度逐年加大,星云湖共計增殖放流大規格大頭鯉魚種32506.4千克,5厘米以上夏花魚苗1043.5萬尾,每年新增生態大頭鯉產量60000公斤。同時,他們還在江川區的水庫、池塘、壩塘等適宜水域推廣養殖土著魚類,2011年至2021年,他們為水庫、池塘、壩塘推廣養殖提供大頭鯉苗種8548千克,覆蓋包括示范戶在內的養殖戶累計503戶,推廣示范養殖面積累計達891.5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