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劉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農民科技教育工作者。1990年7月懷揣著憧憬與夢想進入了農廣校,成為一名農民培訓教師,一輩子便與農民結緣。30多年來,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強烈的事業心,堅持把“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推動鄉村人才振興”作為自己追求的目標,用堅守和執著找到了自身價值。先后獲得全國優秀基層農廣校校長、全國百名優秀教師、鎮江市“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向組織上交出亮眼的“成績單”。今天我匯報的題目是《培育高素質農民 助力鄉村人才振興》。
一、注重以德修心,增強品德修養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名真正的優秀共產黨員必須要有一顆善心,樂于助人,并在此基礎上升華為“情為民所系”的先進性。正因為有一顆善良的心,我才深切感受到習總書記大年三十走進貴州貧困山村與少數民族同胞過新年的那一片真情;才懂得溫家寶總理在死難礦工家屬面前那奪眶而出的一腔熱淚;才明白全國脫貧攻堅楷模、三農人物趙亞夫40多年堅持科技興農,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成果留在農民家、為農民服務一輩子”的農業情懷。于是我帶著初心走進課堂、走進田間地頭、走進鄉村果園、走進蔬菜大棚,為農民送理念、送政策、送技術。
二、堅持黨建引領,秉持生態理念
在工作中始終堅持黨管教育,牢記育人方向,在全國率先成立新農人黨支部。將鄉村振興戰略融入培育課程,讓農民了解國家大政方針和涉農政策;將綠色教育理念貫穿農民培育全過程,將美麗鄉村建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等課程作為培育的主干課程,引導學員樹立綠色生產意識,走農業生態化道路。“金杯銀杯不如學員的口碑”,2021年9月在句容山水網有學員發了一篇《致句容市農廣校的一封感謝信》,信中有一段話讓我感動:“這幾年通過農廣校的培訓我每年和每年的領悟不一樣:2018年通過培訓我領悟到重施有機肥薄施氮磷鉀;2019年通過培訓我領悟到怎么把自己的農場打造成一個符合現代人審美的農場;2020年通過培訓我領悟到怎么把旅運用到農上面,做一個農旅結合的小農場;2021年通過培訓我領悟到的是輕資產重運營。通過這幾年的培訓我農場化肥使用量由80%降低到20%,有機肥的使用量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了4-5倍;學會了以草控草、以蟲控蟲、以菌制菌。”這封感謝信讓我們看到農民培訓的成果:農廣校培養了一批具有時代創新精神的高素質新農人,他們是助推農業生態化、現代化、產業化的重要力量。他們讓農民這一職業變得有底氣、有魅力,讓農業這個產業變得有活力、有奔頭,讓農村這方熱土變得有生機、更美麗。
三、完善培育體系,激發創新動能
多年來,我積極探索以農廣校為主體,以農業園區、合作社、家庭農場為依托的 “一主多元”的農民田間學校建設。在全市創建省市級田間學校達到56家,其中全國共享田間學校一家,全國百優田間學校一家。目前“一主多元”的田間學校在農民培訓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先后承擔貴州、山西等30多期全國貧困地區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16期農業農村部農村實用人才培訓,為全市3000多個合作社、家庭農場提供技術支撐。經過培養涌現出“草莓大王”紀榮喜、“葡萄王子”方應明等全國勞模,句容鄉土人才隊伍壯大到2600多人,95后的返鄉創業大學生華夢麗獲得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建黨100周年科技創新人物,創業事跡得到了丁薛祥副總理的高度贊揚。白兔鎮致富果園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奎峰,2016年我認識他時他還是一個初中畢業的普通農民,那時他的農場還處于經營不佳的狀態,于是我經常讓他參加各種培訓學習,引導他樹立綠色生態理念,把專家請到田間地頭給他做技術指導。當他拿到了南京林業大學的本科畢業證時第一時間打電話給我:“劉老師:在你的培養下我從一個初中畢業生成長為一個農民大學生,還獲得了江蘇省勞動模范、當選省人大代表,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帶頭人”。電話這頭我欣慰的笑了,我的學員經常將他們的點滴成功喜悅分享給我,而我所做的不過是一個三農工作者應盡的本分。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鄉村振興需要成千上萬的人才支撐。在近年來的農民培訓工作中,我欣喜地看到了越來越多年輕人的身影,他們能夠“扛大旗”“挑大梁,能夠“聯農帶農”,成為鄉村振興的領航人,他們從城市歸來,同時將城市的創新商業模式與現代化農耕技術、理念融入到這片土地,以一種全新的高素質農民面貌,不斷汲取著腳下土地的養分,書寫著承載中國夢的鄉村振興篇章。
各位領導:農村是充滿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創業的舞臺。我將繼續為鄉村振興“筑巢引鳳引才聚才、厚植沃土儲才育才”,培養創富型、帶動型、骨干型和服務型人才,奏響鄉村人才振興之歌,譜寫美麗中國新畫卷!